上杭教育信息网 FJSHJY.NET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信息公开 > 教育科研 > 初中教研

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认识与实践

  发布日期:2016/09/07  [字体显示:  ]  [收藏]  [打印]  [关闭]

此文刊发于《化学教与学》[2016(8),P7-8)

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认识与实践[1]

——以九年级化学“自然界中的水”为例

杨梓生

    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(征求意见稿)》提出包含“社会责任、国家认同、国际理解;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审美情趣;身心健康、学会学习、实践创新”九大要素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涉及科学素养、人文素养等范畴。由于学校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,因此学校应在“课程设置与实践中体现科学人文教育的融合”[1]。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?这就需要认识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可能性,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课程目标与内容创造性地实施。

    一、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可能性探讨

   1.人文教育的目标及实施要求

   探讨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可能性,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目标及实施要求。人文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,其核心是“教学生怎样做人,怎样与自然、人和社会和谐相处”[2],从而成为求真、求善、求美的人。因此,科学课程中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,表现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、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观念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方面[3]。具体来说,就是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、社会的关系,形成科学的资源观、生态观和环境观,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、行为方式与生活规范,形成求真务实和勇于创新科学态度、敢于质疑与批判的科学精神。

   不难发现,人文教育重视情感,其关注重点不是认知对象本身,而是赋予认知对象以意义,从而使学习者形成某种感受,并把这种感受与生活、情意融为一体,建立起稳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。因此,践行人文教育,必须依托合适的素材与适切的路径,强调学生全身心“溶化”到学习情境之中,与学习内容融为一体,在对话与交流中受到学习内容的感染与同化,形成自己的感悟与理解,从而获得精神性自由。概括而言,人文教育的实施,强调情境性、参与性和体验性。

   2.化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可能性分析

   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,会发现化学课程的课程理念、课程内容、学习方式等方面,都为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创造有利条件。

   1)中学化学“课程理念”要求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,强调化学课程应充分体现人文内涵,帮助学生认识化学、技术、社会、环境的相互关系,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,发挥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。[4]“课程理念”的这些方面为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、指明了努力方向。

   2)中学化学课程内容的选编,兼顾了学科、学生与社会的需求,注重学生生活和经验、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联系;注重采取适当的题材,如化学对社会文明推进的贡献、不恰当使用化学物质与化学技术产生的负面影响等,形成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,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。这样的课程内容,为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兼容与整合提供了很好的载体。

   3)在学习方式上,强调开展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。多样化的探究活动,强调学生亲历“发现学习和生产、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”与解决问题的过程,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,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深刻、独特的体验。正是由于探究活动具有“情境性”、“参与性”和“体验性”的特征,从而对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发挥很好的作用。

   二、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实践——以九年级“自然界中的水”教学为例

   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?笔者提出图示的操作框架:教师先结合教学单元,开展“课程标准”和教材研究,分析提炼“科学素养目标”和“人文素养目标”(两者共同构成教学目标,分解的目的在于强化教师予以同时关注)。在此基础上,开发并完善达成目标所需的教学资源、规划教学活动。最后,根据课前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生成,有效开展“科学-人文教育”活动。下面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“自然界中的水”为例,并侧重于人文教育实施来谈谈。

   1.“课标”分析

   本单元内容安排在“主题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”和“主题五 化学与社会发展”中,强调从生产生活、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认识“水”这一化学物质。“课标”提出六点学习要求[5]:认识水的组成,知道饮水与软水的区别,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,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,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,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等。同时,还提出四个方面的“活动与探究建议”: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,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,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,讨论用‘蒸馏法’淡化海水以供应工业用水的可行性。

   2.教材分析

   教材分四个部分安排单元内容:①“导语”。阐述“水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物质”,设置“你已经知道什么”栏目总结对水的认识;②“水的组成”。安排电解水实验研究水的组成,讨论水蒸发与水分解过程的区别、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应用;③“水的净化”。基于自然界中水含杂质及其危害,介绍水净化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,并以自来水生产为例说明水净化的重要性;④“水资源的综合利用”。通过呈现我国不同年份用水量资料,阐述用水量与工业发展的关系,揭示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,探讨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思路方法,提出保护水资源、节约用水的重要性。

   3.人文素养目标的提炼

   由前可知,“课标”提出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学习要求。为落实这些学习要求,教材在介绍化学知识的同时,安排了许多富含人文教育价值的内容。根据“课标”要求和教材内容,可提炼出如下的“人文素养目标”:①树立保护水资源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意识;②赞赏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;③培养社会责任感、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;④建立辩证和发展眼观看待问题的思维视角,⑤认识到科学研究过程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、秉持严谨求实的态度、敢于批判质疑的精神。

   4.规划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

   本节内容内隐着几对“矛盾”:对水认识既熟悉又陌生的“矛盾”,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“矛盾”,自然界中的水含有杂质与饮用水等需要净化的“矛盾”,用水量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的“矛盾”,海水资源丰富与淡水资源缺乏的“矛盾”。这些“矛盾”的解决,很好地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。其中,解决“矛盾”从而实施人文教育体现在:(1)在解决水的熟悉与陌生的“矛盾”并建立水组成的科学认识过程中,感悟到这一历程需要科学家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、秉持严谨求实的态度、敢于批判质疑的精神;(2)在解决水含杂质与水的净化的“矛盾”并学习常见含杂质水的危害、水净化常用的方法的过程中,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价值;(3)在解决用水量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的“矛盾”中,感悟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,建立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的意识;(4)在解决海水资源丰富与淡水资源缺乏、能源危机与水资源丰富的“矛盾”过程中,感悟到化学与人类、社会间的关系,体验到化学对促进人与自然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。而且,这些“矛盾”的解决,还很好地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。

   此外,还可通过精选学习素材、设置多样活动,实现在拓展视野中融合人文教育、提升人文素养。如,引入反映巴以冲突的“水的争端——为水而战”新闻[6],引发学生认识“水危机”、感悟共享限水资源的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意识;开展“水资源应用现状”、“城市污水处理”等的调查、参观、访谈活动,了解我国水资源短缺但节水潜力大的事实、水污染原因和防止水污染措施,形成改变用水习惯、形成节水意识、保护水资源的意识,感悟化学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;阅读“人类对水认识的发展史”等史实,了解人类对水认识的历程,认识到科学认识的阶段性和发展性,感悟这一过程离不开科学家敢于质疑、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与品质;解读我国“节水标志”、自主设计“节水标记”与节水宣传板报等活动,增进节水意识,感悟简洁美、和谐美等。

   三、结语

   人文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将越受重视。对于科学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,应该认识到:人文教育并非虚无缥缈,可结合具体情境与内容、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落实;人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融入课堂并经长期实践,其效果才能得以体现;人文教育的实践,有赖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底蕴。因此,教师应加强自身人文修养,深入开展人文教育内涵及其实施策略的研究与探索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科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,从而将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落到实处。

   参考文献:

   [1]陆真.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范例—高中化学新教材中人文精神渗透的诠释[A].“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与复合型教师能力培养”国际研讨会文集[C]2007

   [2]仝芙君,刘爱民.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[J],化学教育,20081

   [3]余自强.科学课程论[M].北京:教育科学出版社,2002

   [4]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.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(实验)[M]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3

   [5]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.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(2011年版)[M].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2

   [6]何旭明.科学与人文 课程的一体两面[M].北京:中国人事出版社,2005

 


[1]注: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课题“基于课例反思培育中学化学教师课程意识的行动研究”(FJJK14-222)成果。

 

推荐给朋友:
打印】 【关闭】

相关文章

热门文章

 

上杭县教育局 版权所有 ? 2004 闽ICP备14002748号 主办:上杭县教育局 承办:上杭县数字办 网站管理上杭教育城乡网网络中心